曾经轻取苏联的美国,如今面对一个没有明显弱点的对手,陷入了战略无措的僵局。2025年7月的华盛顿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氛。一边是财长贝森特急着与中国谈贸易,另一边是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在东京和堪培拉逼盟友表态“台海有事怎么办”。
更矛盾的是,特朗普政府在7月3日突然解除了对中国C919客机发动机的禁售令,这距离他们颁布禁令仅过去36天。美国商务部的解释含糊其辞,但行业内部都明白:没有中国的稀土,美国的F-35战机生产线就要停了——每架F-35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,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消耗4.17吨。这种技术换资源的无奈妥协,成了美国霸权面对中国崛起时力不从心的最新注脚。
美国过去击败的对手都有致命短板,如西班牙产业落后、英法德本土狭小、日本资源匮乏、苏联轻工业薄弱。但中国不一样,它是全球唯一没有明显战略弱点的国家。国土面积比美国还大,14亿人口规模惊人。202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8.8亿,是美国的四倍多。
资源自给率是中国的关键优势。当中国对镝、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时,美国军工巨头通用汽车每天损失2.3亿美元,福特工厂直接停工。经济上,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中国GDP在2014年就超过了美国,到2022年已是美国的1.25倍。产业链完整度也令美国头疼,中国拥有全球92.08%的多晶硅产能,几乎垄断太阳能电池板市场。
科技领域,中国在200多个关键技术上领先,从5G、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、特高压输电。稀土加工技术更是掐住美国军工的咽喉。美国商务部的“技术换资源”交易本质是用解除发动机禁运换取稀土供应,这是危机下的止损。
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,对3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,以为能轻松复制击败日本的胜利。七年过去了,结果让他傻眼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现,这些关税大部分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,物价上涨让老百姓日子更紧巴。中国出口却没崩盘,反而在东南亚和欧洲开辟了新市场。贸易逆差几乎没有缩小。
技术封锁同样失效。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后,麒麟芯片照样突破;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稳步推进。当美国施压名校终止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时,连美国教授都看不下去——有些学校CSC学生才几个人,这纯粹是政治作秀。最打脸的是7月3日那场戏剧性妥协。通用电气盘算得很清楚:断供C919发动机等于丢掉240亿美元市场;而中国长江-1000A发动机已突破15000小时测试,2026年就能装机。
资本家对利润的忠诚,让特朗普的“强硬禁运”只撑了36天。军事围堵也遭遇尴尬。2025年7月,西太平洋格外热闹。11日美日韩三国在东海出动5万兵力搞“敏捷战斗部署”演习;14日美澳又拉19国启动“护身军刀”军演。阵仗搞得很大,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跑到东京和堪培拉一问“台海开战你们站哪边”,气氛立刻冷场。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直接拒绝“加入假设性冲突”,总理更暗怼美国:你自己还在搞“战略模糊”,凭什么让我们亮底牌?
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帮腔说中国军演“加剧紧张”,结果被中国外交部翻旧账:日本殖民台湾50年的历史罪责还没清算。盟友的冷场背后是清醒的利害计算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曝出美国正以核潜艇协议要挟澳大利亚承诺“台海自动参战”。但澳媒说得直白:美军自己兵棋推演都显示干涉台海必败,谁愿去当炮灰?中俄4月在东海联合巡航的画面,更让美国拼凑“亚洲小北约”的算盘落空。当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从非洲欧洲调兵西太时,他面对的不仅是地理劣势——中国大陆距离台海才百来公里,美军却要横跨太平洋——更有战略透支的焦虑。
美国现在最头疼的是钱不够花。布林肯去年就坦言需要630亿美元同时应对“俄罗斯直接威胁和中国长期挑战”。但现实很骨感:2025年美国通胀高企,社会矛盾尖锐,特朗普政府急需外部敌人转移视线。这种战略焦虑直接反映在预算分配上。今年3月白宫要4亿多美元专款对抗中国全球影响力,再拨2500万对付俄罗斯在非洲渗透。结果两头不讨好:对俄制裁逼出朝鲜1200万发炮弹援俄,对华关税战打到一半自己先缺稀土。
最讽刺的是霸权工具开始反噬。美元武器化促使中俄改用本币结算;科技封锁加速中国研发长江-1000A发动机;关税大棒砸到自己脚上——特朗普7月威胁对华商品再加20%关税,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测算这将冲击中国GDP约0.8个百分点。但中国手握1.5万亿财政刺激预案,专攻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补贴,内需市场就是中国的防弹衣。
美国学者最近感慨:“中国更大了,并且不会因我们遏制而消失”。这话透着浓浓无力感。从7月12日叫停随锐集团收购丘比特公司,到14日启动无人机“国安调查”,美国政策透着一股手忙脚乱。鲁比奥就任国务卿后首访亚洲,前脚加征日韩25%关税,后脚谈“自由开放印太”,这种经济勒索搭军事捆绑的套路,连菲律宾都警觉了——美国卖它的F-16单价2.8亿美元,比市场价贵一倍。
盟友看明白了:美国既要军事跟班,又要经济韭菜,天下哪有这种好事?心态失衡最危险的体现是台海玩火。当科尔比逼盟友表态时,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报告说了大实话:美军在台海无胜算。地理上靠近中国大陆,解放军的导弹库存和造船速度都是美军数倍。拉盟友垫背?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一句话怼回去:“不会为美国预先承诺”。
美军演习还在西太平洋继续。7月“敏捷战斗部署”演习中,300架战机演练分散躲避导弹袭击,生怕被“高端对手一窝端”;美澳“护身军刀”军演测试“高对抗环境后勤保障”,暴露对远程补给线的担忧。这些场景指向同一个事实:当美国发现所有战术动作都在防御想象中的中国打击时,战略主动权早已易手。五角大楼兵棋推演台海战事的报告锁在保密柜里,但结论早被媒体曝光:干涉必败。特朗普加征的20%关税清单躺在办公桌上,经济学家警告将拉低中国GDP0.8个百分点,但中国准备的1.5万亿消费刺激方案更厚。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